“择日”是中华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早的“择日”是为国家服务的,是由专业的“祭师”为国家的大小事务颁发和执行所选定安排日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事务是无权享受“择日”的。哪为何“择日”又能以文化的形式被普遍推广和流传呢?
那是因为“战乱”的缘故。原始部落的吞并,国家分了又合,合了又分,许多的“祭师”在战乱中流落民间。而这些“祭师”们在不能为国家服务的同时,只好为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大小事务安排“日子”了。
原始的部落有着“土皇帝”式的族长,他们在安排事务时都喜欢顺着大自然的规律“办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部族的不断壮大,事务越来越多。族长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部族的事务,这些参与者没有决策大权,只是负责帮助安排事务的一些具体时间,是兼职的工作。是最早的“祭师”,后演变为专职工作。他们就是“择日”者的前辈。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祭师”是怎样择日的呢?这与自然色彩有关,是以颜色来断吉凶的。自然界中的“青、红、黄、白、黑”是择日者最早用于断吉凶 方法。
青:山林自然之美色,是与人相依并存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故被天下人所接受,择日者自然把它看着“吉”意。
红:旭日破晓之光色,是白天与夜晚的决定者,是人民作息的依据。是生活饮食“生”与“熟”之火色。他与人民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故为“吉”意。
黄:乃大地之土色,是万物生长之根,是人民赖依生存的土地自然之美色。故为大“吉”之意。
白:是人民生活作业的美好时光,是人民享受大自然最美好日子,是人民喜好的自然之“光”。故为“吉”意。
黑:是人民“目”无一切之色,是万物安眠养息之时。是生灵无所作为之“日”,故是“祭师”们在安排工作时需要避开的时间。其自然被看为“凶”了。
“祭师”们选择的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择日,道理其实很简单。人民从睡眠中苏醒第一眼看到的是草木的自然之美“青”,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红)出来了,人民开始耕种了(黄),一天所有的工作必须要在太阳落山时完成(白),工作结束了是放松休息的时候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