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于有名望的老人给予十分特别的称呼和无比崇高的地位,以诱导全国人努力形成尊老、敬老的习俗。
“三老”、“五更”:这是我国古代特别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人设置的两个职位,由国君或皇帝来亲自设定。所谓“三老”,是指熟悉天地人者,或三德者(正直、刚、柔),也被谕为日、月、星三辰。“五更”是指熟悉“金木水火土”五星者。“三老五更”最早始于周朝。《礼记注疏》卷二十,其言“天子视学,……,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意思是,天子莅临太学,对“三老”、“五更”等众老恭敬下拜,然后亲自为老人割肉献酒。宴毕,天子要向众老“乞言”,即征询建议和治国之策。至汉代有所发展,如安排公车迎接老人,天子要到门口迎候,派三公摆放好桌子,九卿为老人穿好鞋子,专人侍候老人饮食,还会赐予老人侯爵和俸禄等。
“三老”、“五更”,两个职位,条件较高,老者本人是年龄较大的在职或退休官员,成绩要大,品德要高,第一个妻子健在,儿女具全。天子或皇帝对待“三老”就象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尊敬,对待“五更”就象对待自己的兄长那样恭敬。据《周书》卷十五《于谨传》,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太学敬“三老”于谨时,让于谨“南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皇帝反而西面“跪设酱豆,亲自袒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侑(递给酒杯劝其喝酒)”。皇帝不仅给予他们很高的礼仪,也给予很高的待遇。《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他的)身(身体)。”《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祥(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郑小同 )为五更。”这个王祥,就是“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活了85岁,对继母十分孝敬,是中国24孝之一。 《北史·魏纪三》:“以尉元为三老, 游明根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国老”、“庶老”:“国老”和“庶老”比“三老”、“五更”职位稍低。国老指告老退职的高官。西周、春秋称国家退休的卿、大夫为国老。孔子在鲁国时曾被称为国老,主要任务是作国家的顾问,以备问询。西汉贾谊《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三国演义》中,孙策的岳父被东吴称为乔国老。有时天子或皇帝把年老的重要大臣也称之为国老。
狄仁杰是武则天当皇帝时最为器重的大臣,别的人远远赶不上他。武则天常把他称之为国老,而不叫他的名字。久视元年(700年),闰七月,狄仁杰去世,自此后,武则天每遇大事难事不能决定,常常叹息,“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啊)!”“庶老”比“国老”的地位稍低。唐朝孔颖达注疏:“《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於上庠(大学),养庶老於下庠(小学)。’”庶老,一般指民间德高望重的老人。“庶老”到达一定的年龄,国家给予不同程度的供养,皇帝偶尔也予以招待。《魏书·高祖纪下》曾记载:“﹝二月﹞丙午,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之礼……三月丙寅,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意思是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召集京城附近的老人,将行养老之礼,在华林园这个地方,大宴群臣、国老和庶老。
“县老”、“乡老”:在周朝时,由二乡选择一位五十岁以上、德行较高、讲话有份量、做事有原则的老人,称之为“乡老”。西汉时,也出现了“县老”的称呼,与“乡老”同时存在,只不过是所涵盖的区域有县乡之分。
总之,在我国古代,有名望的老人十分受人尊敬。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是国君,还是皇帝,对这些人十分看重,都给予他们一定的礼遇和待遇,碰到重大问题,经常请教,如同国家、地方的顾问。只是在后来,有名望老人的地位有所下降,命名“三老”、“五更”、“国老”的次数少了,礼遇也不如从前。
在今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风尚,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有名望老年人的重要性,利用“三老”(指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从事少年儿童教育等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效。相信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尊老、敬老、爱老的好习俗一定会更加发扬广大,成为推动各项事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