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和主要的模式: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也称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依据合同约定对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EPC模式强调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
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PPP模式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政府将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私人机构),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BOT模式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可以分担不可抵抗外力的风险,保证货币兑换,或承担汇率风险,其他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
BT (Build-Transfer)
类似于BOT,但承包商在建设完成后立即将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的第三方,通常不涉及项目的运营阶段。
PMC (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ant)
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以及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进行全面管理。PMC模式体现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分离。
DBB (Design-Bid-Build)
也称为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DBB模式主要体现的是专业化分工。
C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又称阶段发包方式,业主在项目开始阶段就雇用施工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即CM经理,参与到项目中来,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CM模式打破过去那种待设计图纸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的连续建设生产方式。
这些模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工程模式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资源条件、风险分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