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烟台民俗文化:崆峒岛上的灯塔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10:26:52    



远眺海上崆峒,最抢眼的就是那山巅上的灯塔了。说它抢眼,不仅是因为它坐落在全岛的制高点上,更因为它那斑驳的石墙下凝结着一段我们烟台人难以忘却的历史。

  清咸丰八年(1858年),依据“天津条约”,登州被辟为对外通商的口岸。1861年又把通商的口岸改为烟台。1862年烟台正式设海关以开埠。从此,烟台的大门洞开,西方列强蜂拥而至,在烟台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掀开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

  这座英国人1866年建成的卢逊灯塔,就是烟台开埠早期留下的遗迹之一。初建时,它的塔高3丈8尺,光高20丈6尺,照距66里,是为烟台最早的灯塔建筑。此后,几经修缮与重建,1905年改为铁架式灯桩,1974年重建石砌为圆型灯塔,现在的灯塔于1997年在原塔的东侧建成,塔高23米,光高80米,照距23海里。新老灯塔都是船舶进出黄渤海的重要干线航标。现在,新建的灯塔与烟台山灯塔遥相呼应,构建了船舶进出烟台港的骨干助航系统。每天,都在代表咱们百万烟台乡亲,迎送着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从这儿远道而来或依依而去,成为烟台最具情感色彩的窗口建筑。

  当然,即使今天我们由山下拾级而上,拨开一路岁月的枝叶草丛,历史的陈迹,依然会让我们感到汗颜。鸦片战争失败的耻辱就像这海上从不宁静的海风,总在时轻时重地拨弄着我们心头的伤痂,让我们痛疼,也让我们奋起。而当我们终于登上了高处,四顾苍宇,我们的心胸就会开阔起来,在世界的浩瀚里。再大的历史曲折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当然,在打造新的振兴和崛起时,那些曲折自然也是一种宝贵的动力了。如今,随着政府对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崆峒岛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届时,会有更多的人到岛上来读一读灯塔,读一读烟台的历史和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