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说起明十三陵或清东陵等古代皇帝葬地时,许多人都会惊异帝王陵墓的宏大和奢侈。他们生前富贵尊荣,死后也要出人头地。
现在看到的这些帝后们的“阴宅”,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为地下建筑,如墓室、基道等;一为地面建设,习惯上称之为陵园,主要包括祭殿、护陵机构和神道等。
这些陵园建筑是后人祭奠先君的地方,也是识别墓葬地址的重要标志,当然更是王权的一种显示。
因此,大多数帝王都很重视另一世界住处的建设,不仅一定要精心选择风水宝地,还会在陵墓的布局、规模和式样等方面煞费心机。
然而,也有些朝代的帝王并不计较这些,如晋、元两朝的皇帝都是有墓无陵,而且对其葬地秘而不宣。像成吉思汗这样伟大的君主,他的陵墓至今还是个秘密。
许多人都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敖包,有一座成吉思汗的陵园。
蒙语中的“伊克昭”是大庙的意思,而“伊金霍洛”则是王陵。
成吉思汗陵园面积五万五千多平方米,主体由一座仿元代城楼式的门庭和三个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的大殿构成。正厅内有成吉思汗五米多高的塑像,按剑端坐,状貌奇伟。
正厅后部是寝宫,里面排列着用黄色缎子覆盖的三个蒙古包,正中安放着成吉思汗和夫人孛儿贴·兀真的灵枢;两侧分放着第二夫人呼伦和第三夫人伊绪的灵枢。
在东西蒙古包内,分别安放着成吉思汗胞弟别力吉台和哈撒尔的灵枢。东殿里则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及其夫人伊喜哈屯的灵枢。
西殿内主要供奉成吉思汗所用的旗帜、战刀、马鞍、马鞭等圣物。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九月十二和十月初三,各族人民群众怀着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敬仰来到陵园,在达尔扈特人的热情引导下,进行虔诚而庄重的祭祀活动。
这座规模宏大的成吉思汗陵园是解放后政府拨专款兴建的。别看这里放着装饰精美的灵枢,可是在这些灵柜内,并无成吉思汗等人的遗体。
而且,元代的其他君主也没有葬在这里。换句话说,这座宏伟壮丽的陵园,只是一代天骄的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哀思,用于祭奠和纪念的一处场所。那么,只有灵板而无遗体,成吉思汗究竟长眠在什么地方呢?
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然而又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最流行的说法是,成吉思汗亲征西夏时,来到木纳山口(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拉山),正要策马疾驶,马鞭却掉落在地上,这是一个不祥之兆,然而谁也不敢说破,随从们只好赶紧递上马鞭。
成吉思汗环首四顾,发现这里风景很好,便不由脱口说道:“梅花鹿栖息之地,百灵鸟卵化之乡,衰落主朝复兴之地,白发老人颐养之邦。”
接着叮嘱随从:“我死之后,葬于此地。”
这年,成吉思汗果然病逝于今宁夏境内六盘山,在灵车经过此地时,车轮陷于泥坑,不能继续前行。
随从们猛然想起大汗当时的嘱咐,立即报告了护灵大臣。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将大汗遗体运回漠北,而把靴袜、弓箭等随身物品葬于此处,并建“八白室”年年祭祀。
其后,成吉思汗遗体葬于草原,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其基不筑土堆,而令群马踏平,来年草木生长,难辨大汗基地。至今在成吉思汗陵前还有一辆陷进地里的古老木轮大车,被人视为圣物。
而其遗体的具体埋葬地点,就没人能说得清了。这种说法虽然普遍流行,但没有什么依据,只是传说罢了。
关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和安葬,在《元史》中是这样写的: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宋宝庆三年)七月壬午日,正在率军进攻西夏的成吉思汗觉得身体不适,被迫躺了下来,谁知这一躺倒就再也没有起来。
己丑日驾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今甘肃清水县境内),终年六十六岁。
这位一生灭掉四十个国家的强大征服者,临终前交待了灭金的战略部署后,又特地叮嘱手下人:我死之后,为了稳定军心,秘不发丧,但遗体一定要运回漠北安葬。
多桑的《蒙古史》写道:“诸将奉枢归蒙古,不欲汗之死讯为人所知。护枢之士卒在此长途中遇人尽杀之。”最可悲的是,西夏末主李见不知蒙古军中发生了这件大事,他决定率领属下出城投降,然而不幸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运灵队伍,为了保守这一最高机密,竟然把已投降的李见等人全部杀掉!
从《元史》等史料来看,成吉思汗遗体埋葬处,汉文名称叫做“起辇谷”。他的陵墓“不封不树”,极其秘密,为了防止外人知道大汗的葬地,竟无辜地杀掉不少掘墓人员。
埋葬成吉思汗时,波斯人志费尼有幸看见。据他说,大汗王墓中的随葬品十分丰富,不乏金银、玉器和上等马匹,另外,还有四十名盛妆美女一起随葬。成吉思汗的墓地后来成为一片大树林,这里从此列为蒙古人神秘的“大禁地”,蒙语称之为“也可·忽鲁黑”。
在成吉思汗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及拖雷等统治者也都埋葬在起辇谷。再往后,元朝的各个皇帝死后也都遵从旧俗,毫无例外地葬于此处。
当时,皇帝的灵枢由元大都(今北京)北门建德门运出,汉族官员出了建德门后,须止步城下,不能再送,而蒙古族官员则可以一直送至起辇谷。
这个神秘的起辇谷到底在什么地方?未见具体记载。
据今人考察,其位置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也有人认为在今内蒙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察罕额尔格)。可是,成吉思汗的遗体葬在起辇谷哪个地方,就没人能说得清了。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起辇谷并非什么吉穴佳壤。那么,成吉思汗为何要选择这里作为长眠之地?
多桑在《蒙古史》中有这样的解释:成吉思汗死后,“葬之于斡难,怯绿连、秃刺三水发源之不儿合勒敦诸山(即今肯特山)之一山中。
先是成吉思汗至此处,息一孤树下,默思良久,起而言曰:将来欲葬于此。故其诸子遵遗命葬于此地。
葬后周围林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能复辨墓在树之下。”既有孤树,且后来林木丛生,说明此处水土温润,宜于生发,成吉思汗生前或许看到了这点,故在这里确定了他们的栖息之地。
还有,肯特山脉连绵不断,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达五百多公里,势如巨龙,蛰伏大地,北段又多森林,成吉思汗一生崇尚道教,如按整体走势来看,也算有所谓“龙兴”之气。
只是如此绵长的一大山脉,峰峦如丸,一个不显眼的陵墓藏匿其中,这可真称得上绝好的天然保密措施。
成吉思汗墓地规模如何?他又是怎样下葬的,这也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问题。
由南宋彭大雅撰写、徐霆疏证的《黑鞑事略》曾有这方面的记述:“(蒙古人)其墓无家,以马践躁,使如平地。
若忒没真(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彭大雅作为南宋的书状官曾出使蒙古,时在南宋理宗嘉熙年间,距成吉思汗死后不过十多年,他以亲身经历记载了在蒙古的许多见闻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材料丰富,真实可信。
从他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墓地很大,且“插矢以为垣”,并有巡逻部队看护,但此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可惜他没有说明。
后来,明初学者叶世杰在其《草木子》中对于成吉思汗的葬地也有记载:“葬毕,以万马躁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蹰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
《草木子》一书是作者在狱中靠回忆写成,虽不十分准确,但也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可是,他说的用杀小骆驼来寻找墓地的做法却令人怀疑:且不说母驼认定的地方是否可靠,那守护的千余名骑兵难道还不如几只骆驼?
即使是墓地被马踏躁得平展如镜,也有办法找出准确埋葬地点,何必要听信骆驼的引导?如果单纯为保密考虑,也有问题,骆驼找出来的地方,人们肯定有办法记牢,谁敢保证无人把这地点泄露出去?
显然,这只是象征性的祭奠方式,很难准确认定成吉思汗的具体埋葬位置。
关于成吉思汗的埋葬地点,《蒙古黄金史纲》也有记载:这位大汗死后,“运往汗山大地,在那里营造了万世的陵寝,做了大宰相们的佑.护,成了全体人民奉祀之神,建筑了永世坚固的八白室”。
“而其真身,有人讲,葬于不顺罕——哈里敦;有人说,葬在阿尔泰山阴、肯特山之阳,名为大鄂托克的地方”。
在萨囊彻辰写的《蒙古源流》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成吉思汗“年六十六岁之七月十二日,于灵州城升退矣”。
“因不能请出其金身,遂造永安之陵寝,并建天下奉戴之八白室焉。乃葬主上之金身于阿勒台山阴,肯特山阳,也容斡特克之地方。”
应该说明的是,《蒙古源流》的作者萨囊彻辰系鄂多斯部济农衰必里克墨尔根的后人,他有条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秘籍文献和谱碟之类的史料,许多人认为萨氏的记载比较可信。
成吉思汗的葬地不仅为蒙汉人士关心,也引起了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注意。(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请观看本人的另一篇)
他在其游记中说,成吉思汗是在“进围一名哈刺图要塞之时,膝上中流矢死”。“一切大汗及彼等第一君主之一切后裔,皆应葬于阿勒台之山中,无论君主死于何处,皆须运葬于其中,虽地远在百日程外,亦须运贵骸葬于此山”。
以上这些记载说的都是成吉思汗葬地的大致位置,即《元史》中所说的“起辇谷”。但是,“起辇谷”的地域十分宽阔,要在其中找出埋葬成吉思汗的吉地佳穴,恐怕也只有望谷兴叹。
成吉思汗是否真的葬于“起辇谷”?很长时间无人表示异议。
到了二十世纪之初,地理学家张相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成吉思汗的葬地不在“起辇谷”而在西夏境内,其陵寝则在鄂尔多斯金霍洛。为此,他在自己创办的《地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这种说法。其根据主要有三点:
第一,《元史·太祖纪》:“帝崩于萨里川之哈老徒行宫,葬起辇谷。”这种说法并无不妥,问题是起辇谷在何位置?他认为,“萨里川即今纳领河,哈刺图亦译哈老徒,乃今哈柳图河。二河相会,由榆林之西入长城,下流号无定河是也。”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之“忽几尔图沟,殆即所谓‘起辇谷’,译音也仿佛近之”。因此,“起辇谷”就在此地。
第二,《蒙古源流》说大汗葬地“在阿勒坦山阴哈岱山阳之大鄂特克地方”,这也只是音译问题。因为在忽几尔图沟“其南数十里外,山渐高大,沙色带黄,殆即所谓哈岱山,译言山峰也。鄂特克与窝尔多、鄂尔多皆一音之转,译言帐房,即覆石匣之大毳墓也”。
第三,按照清代理藩院则例,“伊克昭盟境内,有成吉思汗园陵,鄂尔多斯七施旗向设看守园寝承办祭把之达尔哈特五百户”,这也说明清沿旧 制,成吉思汗陵寝一定就在鄂尔多斯。
那么,为何说成吉思汗的葬地在西夏境内?其根据又是什么呢?张相文认为在萨里川哈老徒有成吉思汗的行宫。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西夏时,夫人同行。他死以后,大汗夫人分得许多西夏百姓以供役使,在此处择地埋葬更不成问题。而且诸汗死,“有继承守宫之法”。这样,“西夏境内必有太祖行宫也”。
还有,从太祖四年(公元1209年)以后,河套就非西夏所有,久属蒙古版图,成吉思汗完全有可能葬于此地。
假如成吉思汗死于西夏境内,而葬于其发迹之地斡难河,“道路遥远,且隔以黄河大漠,(以太祖)扶病之躯,八日如何能至此?”
从另一角度看,成吉思汗若在西夏境内就已驾崩,其时在秋七月,天气炎热,尸体易腐,以当时之条件,没有很好防腐措施,如何能不留痕迹地运送千里之外?所以他的结论是:成吉思汗死于征战西夏之役,故葬地“萨里川哈老徒者,当然在西夏境内,可无疑也。
张相文这种“可无疑”的观点,当时就受到京师大学堂正教习屠寄的怀疑。
他也在《地学杂志》发表文章,不仅详细分析了“起辇谷”的含义、位置等,同时又指出西夏在灭亡之前,河套一带并非属于蒙古版图,而是宋朝统治的地方。
成吉思汗征西夏先后有五次战役,直到临终一战才将河套据为己有。成吉思汗死时,西夏尚未灭亡,局势动荡不安,怎会在西夏境内下葬?之所以秘不发表,不仅为了稳定军心,也为安全运送遗体考虑。此外,从“八白室”的迁移也能说明这点。
自元将王保保被明军赶出河套,到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阿罗初等部进人河套,九十多年时间见不到蒙古人的影子,榆林边外自然也无“八白室”。
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满都鲁等部进入河套,“八白室”才随之迁入河套,成吉思汗怎么有可能葬在此地呢?
屠寄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此人虽然不是地理学家,但他精通蒙古历史,著有《蒙兀儿史》一百六十卷,还对《元史》的多处错讹做过纠正,尤其对西北史、地考证十分周详,屠寄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从以上这些史料看,有关成吉思汗的葬地有不同的传说,究竟哪种说法可靠,至今没有定论。
这样,就自然引出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成吉思汗的葬地不好确定,那么,他的后代如何祭祀这位伟大的先人?他们是否仍然依靠杀骆驼的方式寻找墓地?前面说的“八白室”又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后人们祭祀成吉思汗时,不再采用“杀驼寻墓”的方式了,而是年年在“八白室”前祭祀。
《蒙古源流》中所说的“八白室”,并非人们想象的八间白色房屋,也不是其它形式的永久性白色建筑物,而是八座白色的大型毡帐。
在成吉思汗死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后代就在这些毡帐前面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他们并不到大汗的葬地去,因为到了“起辇谷”也找不着具体位置,算是一种遥祭吧。
为何要设八座白色毡帐?原来成吉思汗生前,每当征服了新的地方,总要搭建八座白色宫帐,作为临时宫殿,人们习惯称之为“八白室”。
后来,找不到成吉思汗确切的埋葬地点,这八座白色毡帐遂成为其象征性陵寝。这种随时可以移动的“王陵”,在全世界所有的帝王陵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祭祀、守卫和迁移“八白室”,一向是达尔扈特人的神圣职责和永远不变的义务。他们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的近卫军,后来代代相传,直到今天的祭陵日子里,仍然可以看到达尔扈特人的忙碌身影。
他们照旧年复一年地在“八白室”前表示无尽的怀念和哀思,这种祭活动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清王朝建立之后,清廷十分重视搞好满蒙关系,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额林沁被皇帝授予郡王爵位,并任伊克昭盟盟长。
他上任以后,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八白室”迁来辖境之内。从此这个移动的帝王陵墓算是固定下来,并被冠以伊金霍洛旗的名称。
额林沁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广大蒙古人民的拥护,它不仅方便了各旗旗主的会盟,也给各族群众的祭陵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场所。从此以后,成吉思汗的灵枢遂在这里安卧了二百多年。
到了三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证陵墓的安全,有关方面把灵柩做了两次迁移,先是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南的兴隆山安放,后又迁至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1954年才又迁回原处,又过了两年时间,建成了现在看到的成吉思汗陵。
有人可能对成吉思汗的这种埋葬方法不大理解。建有丰功伟绩的一代天骄,理应有座很像样的陵园,为何要实行不为人知的秘葬呢?原来,这与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有着密切关系。
蒙古人的葬地与祭祀之所以分开,这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墓址,而是与游牧民族频频流动和多次迁徙有关。
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占据的地盘很不牢固,只有对葬地实行保密,才不致遭到人为的破坏或污损。
成吉思汗正是依照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安排了自己的葬礼和祭地。这位叱叱风云、威震欧亚的一代汗王,建立了那么显赫的功业,死后却默默安卧一方净土。
这种生前开创伟业,死后不求哀荣的做法,实在值得推崇。
尽管人们不知道他的确切埋葬地点,可是历代人民照样隆重祭祀他,而有些帝王或其他什么显要人物,费尽心机建有庞大陵墓,却早已被人冷落甚至把其陵墓盗掘一空,两相对照,不值得人们去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