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人类史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未来会制造出活体人类机器人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3 08:07:28    

活体机器人来了

令人担忧的事情终于出现了,最近美国科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宣称,他们用非洲爪蛙胚胎的皮肤,和心脏细胞,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被编程的机器人(它并非生物,不具备生命所有的功能和结构)。

这种机器人虽然是活的,但它们的行动方式可以被电脑操控,当它们细胞里储存的能量用完后,它们又能像生物一样死去,被微生物分解。

尽管这种活体机器人目前只有1毫米左右,但人类却担心,一旦活体机器人技术成熟,科学家们会不会制作出一个活体人类机器人,到那时,人类又该会怎样。

虽然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咱们必须要知道,目前这个技术还不足以支持制造出一个复杂的生物,尤其是人类这样会思考、有自己主见的生物。

那这是为什么呢?

活体机器人原理

其实,每个细胞都会释放出微弱的生物电流,比如:脑电波图就是检测出脑部脑细胞释放的生物电流。

如果我们能够破译生物电流信号代表的含义,那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模拟生物电流来刺激生物活动。比如:如果一定频率的生物电流,代表着前进,那么科学家们就可以把这个信号记录下来,就这样逐个将细胞所有的活动释放出的生物电流信号都记录下来,就相当于掌握了它们的身体密码。届时,我们只需要给予对应的生物电流信号,就可以刺激该细胞运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给予对应的生物电流信号呢?总不能在细胞里面装上电极吧。

事实上,科学家并没有给细胞装上任何人工物体,秘密在于使用的原材料。在生物学里,肌肉细胞需要外界的化学信号刺激才能收缩,而心脏细胞只需要外界环境的化学成分稳定,就可以自动收缩。

如何才能让它们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去运动呢?

实际上,是活体机器人的搭配方式。我们知道,这次实验,科学家选择使用了爪蛙胚胎的皮肤和心脏细胞。而这两个如何搭配,彼此之间的比例如何,以及应该怎样连接,科学家们在电脑上试验了无数种搭配方案。

下图为其中一部分:蓝色的为表皮,红色的是心脏细胞。

然后用电脑模拟的方式,将每一种搭配方案都模拟一次,不符合预期的会被淘汰。

符合预期的,科学家会按照电脑上的搭配比例进行真实操纵,制作成一个活体机器人。

就这样,生物机器人被制造了出来,可以说,它们在制造之前,科学家就已经为它们设计好了移动路线,在被制造后,该生物机器人会按照这个移动路线行动。

上图为电脑模拟的情况,下图为真实案例。

在未来,这项技术可能被应用于人类药物的定向投放,我们知道,由于我们身体的保护机制,药物很难被运送到大脑中,这使得脑部疾病治疗变得非常棘手。

而活体机器人可以运输药物,并且活体机器人本身并不具备繁衍能力,而且寿命周期只有7天,7天之后就会像其他细胞死亡一样,随着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

活体机器人的阻碍

虽然活体机器人被制造了出来,但是活体机器人离实际应用还隔着很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不够成熟,以及存在人伦道德风险。

我们知道,这次实验提取的是爪蛙胚胎的细胞,而人类胚胎则意味着是一个生命,我们不能直接提取人类的胚胎细胞。而其他生物的胚胎细胞会与人类存在排异反应,只能寄希望于取健康人体内的体细胞,但这也有难度。

其次,目前制作一个活体机器人需要顶级科学家一个个手动操作,无法批量化生产,而用于治疗时,又需要一次性大量注入活体机器人,所以目前还没办法实现商业化。

最后,活体机器人应用在生物体内有没有风险还没有经过临床试验检验,只有等待系统的结果报告出来之后,我们才可以应用这项技术。

会制造出人类活体机器人吗?

事实上,不太可能会制造出人类活体机器人。原因有3点:

  • 活体机器人并非生物,虽然活体机器人是由生物细胞制作的,但活体机器人并不具备细胞结构,没有捕食、繁衍的能力。
  • 该活体机器人能量来源于细胞储存的能量,而细胞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只能保证该活体机器人生活一定的时间。
  • 目前人类还未能通过人工合成过一个生物,即使是单细胞生命也无法制造,更不要说人类这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