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创新拉长生命线,金钢又多了一把“金刚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00:00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早在几年前,一位与“癌王”较量、与“死神”抢人的外科医生金钢,就探索通过医疗+人工智能,让一些“无能为力”变得“力所能及”。随着科技创新快速迭代,金钢认为,这仿佛又添了一把治病救人的“金刚钻”,将更精准、更精细地攻坚疑难杂症。

记者从他所在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获悉,为了提升患者生存率,近年来,金钢带领团队创新了“初筛—精筛—早诊”筛查体系、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胰腺癌类器官库、研发了个体化肿瘤疫苗……不断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

“我们面对的不单纯是疾病,而是病人。”金钢说,医学要擅用科技,更要善用科技,才能更好地去“乘风破浪”,帮助患者驱散阴霾,驶向健康彼岸。

千方百计找“敌人”

胰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其发病隐匿、早诊率低,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13%。我国作为胰腺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1万,死亡率与发病率近乎持平,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绝望。

自2020年起,金钢团队探索形成了“初筛—精筛—早诊”三级分层筛查体系,为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带来新希望。数据显示,2021年1月,团队联合上海市杨浦区疾控中心及12家社区医院,建立AI辅助医防融合服务体系,累计完成6.7万名50岁至75岁居民筛查。通过AI风险评估模型,精准识别4763例高危个体,最终确诊60例胰腺癌患者,其中22例早期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使得胰腺癌早诊率提升至36.7%。

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在初筛阶段即被AI系统提示为高风险,经紧急召回后进行增强MRI检查,发现胰腺恶性肿瘤。突如其来的诊断结果令全家陷入恐慌。

面对患者的焦虑,金钢团队启动了全程跟踪管理,筛查阳性次日即开通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得益于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规范化辅助治疗,张女士至今保持无瘤生存状态。

金钢表示,去年8月份团队进一步联合宁波和嘉兴分中心,启动基于平扫CT+AI技术的多中心前瞻性胰腺癌筛查研究。数据显示,宁波分中心筛查4万余人次,AI系统检出6例早期病例(含2例常规漏诊病例);嘉兴分中心完成同等规模筛查,AI报警发现8例可切除胰腺癌及癌前病变,这项技术为胰腺癌早筛早诊开辟了新路径。

做好“精准狙击手”

攻坚胰腺癌,精准治疗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这离不开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方案。

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有强大的多学科团队(MDT),涵盖胰腺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通过评估,为每位患者制定从新辅助/转化治疗,到根治性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全程个体化方案,显著改善预后。

记者在MDT门诊看到,一位从长春前来的患者家属拿着一叠检查报告找金医生诉说患者近况。5年前,他的父亲在当地被查出胰腺癌,治疗上几乎被判了“死刑”,只能活3至4个月,不愿向“死神”低头的家属一路寻到长海医院。

“这名患者病情很复杂、很棘手,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金钢说,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患者先化疗,等肿瘤退缩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后,再开始剥离肿瘤。一台长达6个多小时的手术,每一步都可谓惊心动魄。最新的CT影像显示,5年来,这名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病灶复发和转移。

术后5年、7年、13年……在金钢的门诊中,这些既不幸又幸运的患者,不仅是医学技术进步的胜利,也是医患同心孕育的奇迹。

努力冲破“天花板”,点亮“生命之光”

金钢坦言,胰腺癌之所以是致死率最高、治疗效果最差的恶性肿瘤,因为它具有非常复杂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医学进入大模型时代,依靠多组学、多模态的数据,将帮助医生不只是救治一位又一位的患者,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胰腺癌,从源头上找到发病机制。

从2015年起,金钢团队着手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胰腺癌类器官库,类器官模型能够在体外模拟肿瘤的原位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评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和有效性,筛选出对特定患者有效的药物。

自2018年起,金钢团队与中科院联合研发的个性化新抗原多肽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的原理就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的肿瘤细胞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特异性的抗原,进而制备出专门针对患者个体肿瘤的疫苗。”金钢说,这种疫苗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联合辅助治疗,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50%。

目前,面对海量临床数据与复杂机制研究的双重挑战,团队正加速推进胰腺肿瘤智能诊疗系统建设。“过去,我们面对一批高质量数据,想干却没有太多抓手。DeepSeek让大家豁然开朗并加快脚步,眼下我们与相关科技公司紧锣密鼓搭建胰腺肿瘤大模型,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实质性的突破。”金钢说。

医学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更离不开教育传承。每周百余位门诊患者、个人年完成胰腺肿瘤手术500余例……金钢带着团队,不断为改善患者病情而努力。

“金老师常说,胰腺外科是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一方面,胰腺周围血管、器官多,解剖复杂,手术风险大,特别考验技术,学习曲线比其他外科要长很多,得耐得住性子;另一方面,胰腺癌治疗涉及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免疫治疗等多学科,如果不综合掌握知识体系,很难在多学科会诊中给出客观有效的意见。”时霄寒医生说。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时,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和处理。”金钢说,希望青年医生能够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意义,因为面对的不单纯是疾病,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技术是冷的,人心是热的,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科技更有温度地服务于人,让生命线更有生命力。(记者姜微 龚雯 丁汀)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