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泉:春耕不见"老把式" 黄土高坡上演"农机总动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49:00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春回大地,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的田野间,旋耕机的轰鸣声划破寂静,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旋耕机在田垄间穿梭,翻起的黄土泛着油亮的光泽。4月1日,这个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小村庄,正以一场火热的春耕实践,演绎着传统农事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图景。

“一条龙”托管 小农户对接大农业

作为阳泉市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示范项目的核心区,西头岭村的春耕现场少了往年零散劳作的农户,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调度的农机队伍。这一变化源于祥耘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作社创新推出“保姆式”全托管与“菜单式”半托管双轨模式,农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从耕地、播种到管护、收割的全流程服务,或自主搭配单项农事环节。

近两年,该模式已累计服务农田超4万亩,惠及千余农户,让分散的土地连片成规,让精耕细作有了工业化管理的效率。

机械化赋能 黄土坡奏响“智慧春耕曲”

在“太行山”的梯田上,多台旋耕机同步作业的场景,颠覆了人们对山区农业的固有认知。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机资源,将深松整地、精准施肥等环节纳入标准化作业流程,使春耕周期缩短40%。

“过去全家忙活半个月的活计,现在两天就能高标准完成。”一位正在田间查看进度的村民感慨道。机械化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为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落地提供了载体。

服务链延伸 春耕“先手棋”落子全年棋局

近年来,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的实践印证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又通过专业化服务实现规模化经营,使粮食生产从“单打独斗”转向“多线作战”。目前,当地正以春耕托管为起点,将服务链条向植保飞防、仓储加工等领域延伸,推动农业生产从季节性的田间管理升级为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

站在地头望去,新翻的泥土与整齐的田埂构成大地五线谱,农机轰鸣恰似跃动的音符。小小智能化“旋耕机”,不仅为全年粮食稳产筑牢根基,更勾勒出黄土高原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轮廓。当传统农事遇见现代农技,阳泉正在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