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刘洋
近年来,濮阳市华龙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强化基层法治建设、严抓廉洁政法等多项举措,华龙区政法系统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华龙、法治华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龙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学习华龙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活动,进一步深刻把握其“政治铸魂、廉洁固本、法治强基、为民务实”的核心要义,以高度的行动自觉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龙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检察部副主任 谢静利
以法治担当护航现代化河南建设
2025年河南省政法工作会议锚定“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局的交汇点,以“挺膺担当谱新篇”为总基调,全面部署了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及政法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一线检察官,我深刻认识到此次会议既是方向指引,更是行动号角。结合会议精神与检察工作实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坚守政治忠诚,以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将政治建设贯穿检察履职全过程。作为检察官,需始终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融入血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检察权运行方向不偏、力度不减。例如,会议提出的“完善政法职业荣誉制度”“加强英模选树表彰”,启示我们需在办案中彰显政治担当,将党的政策与法律精神有机结合,如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法治正能量,强化司法公信力。
同时,会议明确要求“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检察机关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教育整顿成果,严查执法司法腐败,通过政治督察、纪律巡查等机制,确保“刀把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检察履职服务大局与民生
会议将“平安河南”与“法治河南”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强调“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坚决整治什么”。这要求检察机关在以下领域精准发力:
一要重拳打击突出犯罪。依法严惩电信诈骗、涉黑恶势力、侵害民生权益等案件,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如会议提及的“盗抢骗”“黄赌毒”专项整治,需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升打击质效,同时结合公益诉讼强化源头治理。
二要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机制,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例如,针对《河南法治发展报告(2025)》中提到的预付式消费纠纷、法律援助需求等热点问题,可通过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三要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加大对知识产权、企业合规的司法保护。如郑州首例“简易减资”登记业务、涉农法律援助评选等案例表明,检察机关需通过精准监督、风险预警助力企业纾困,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三、深化改革创新,以科技赋能提升司法效能
会议提出“推进智慧司法”与“科技赋能政法工作”,要求检察机关以数字化改革破解传统办案瓶颈。例如:强化大数据应用:推动跨部门办案平台建设,实现案件信息共享、流程监控智能化,减少“案-件比”虚高问题。如河南省已开展的“终本续管制”创新案例,正是依托数据整合提升执行效率的典范。探索AI辅助办案:利用智能工具优化文书生成、类案检索,释放检察官精力专注于事实认定与法律研判。如《河南法治发展报告》提出的“法治与智能科技结合”方向,为未来构建“数字检察”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证据裁判规则,通过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精准化等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四、锻造过硬队伍,以专业能力回应时代需求
会议将“能力建设”列为锻造政法铁军的关键,提出“分系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完善岗位素质标准”。作为检察官,需从三方面自我革新:一是强化专业素养:紧跟《公司法》《黄河保护法》等新法新规,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提升业务能力。例如,针对区域协同立法(如卫河保护条例)等新领域,需加强跨区域协作办案经验积累。二是锤炼实践本领:深入参与“千案攻坚”“信访法治化”等专项行动,在复杂案件中磨砺释法说理、群众工作能力,将“案结事了人和”理念落到实处。三是涵养职业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理念,通过“爱民服务承诺”“司法救助”等举措传递检察温度,同时严守“三个规定”,筑牢廉洁防线,树立新时代检察官“忠诚、干净、担当”形象。
结语:以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河南省2025年政法工作会议为检察工作擘画了蓝图,也赋予了更高期待。作为检察官,我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推动法治进步中勇担重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贡献检察力量!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