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田学子用AI绘制科幻环保绘本,到龙岗教师借助AI将100份作文批改耗时由6小时压缩至20分钟……当传统课堂遇上AI黑科技,深圳教育正掀起一场颠覆想象的教学革命。
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深圳近年来率先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路径,加快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深圳,正让每个孩子拥有24小时在线的“超级教师”。
打破传统课堂边界
有了AI技术的加持,深圳学校的课堂正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为学子打造沉浸式的学习场景。
踏入盐田区云海学校的九年级英语早读课堂,一幕生动的学习场景映入眼帘:学生手握着白色语音终端,一边低声诵读英语课文,一边利用手中的设备仔细校准自己的发音。在听力测试、口语复述和朗读环节,学生对着遥控器上的麦克风口述答案,倒计时结束后,每位学生的答题详情及班级整体表现迅速生成,从朗读得分到发音问题,甚至详细的班级排名,一切尽收眼底。

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跨学科融合的一节《火烧云》课堂受访单位供图
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小学部教室里,学生围坐在一起,人手一台平板。平板显示的PPT里,萧红笔下的《火烧云》与AI生成的动态画面交替出现,学生沉浸式感受到文中描绘的绚烂云彩。
这是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小学部主任陈工民和信息技术教师张兴跨学科融合的一节课堂。两位老师借助AI工具,将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转化为动态视觉画面,实现了“文字→图像→二次文字描述”的双向转化。
借助AI技术,语文课堂既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抽象语言具象化的难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AI让课程知识“活”起来了。
AI让教与学模式革新
AI技术打破了以往教与学的模式,让“学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地。
“实际上,AI智能设备的使用并不难,上手非常容易。”对于云海学校九年级的王老师而言,他们更像是一位“AI指挥官”。“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快速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使我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她称。
深圳中学龙岗学校数学教师汪耀明近日通过三次模拟考试试卷的AI分析,构建了学生知识漏洞图谱,系统还针对性生成模拟训练卷。汪耀明说:“我利用AI提供动态演示视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这样一来,学生同类题型正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深圳中学龙岗学校英语教师蒋亿加向记者分享了AI给她带来的改变:她应用智能批改系统,将100份作文批改耗时由6小时压缩至20分钟;她借助智能纸笔实时捕获学生课堂答题轨迹,发现65%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推断题区域停留时间不足8秒。她根据此调整策略,增加文本逻辑分析环节。在课后练习上,她还通过Deepseek生成新的完形填空题,替换陈旧题源,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学生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主动探索、积极构建知识的主体。AI技术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辅助,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知识世界的大门。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的学生王嘉人从小热爱自然、喜欢鸟类,她运用不同的AI工具创作了一本科幻环保绘本《超能小艺》,讲述的是师生在学校实验室孵化鸟蛋、抚养小鸟长大的故事。
“我自己出创意和初步文稿,让人工智能帮我修改,然后,我用豆包来帮助画图,可灵(AI工具)又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些图片变活。AI技术肯定会一直飞速发展,不妨尽早跟AI成为朋友。”王嘉人分享道。同样来自这所学校的学生张心儿也有体会:“AI能有效帮助整理和疏导学习思路、拓宽视野。我现在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先问AI。要是AI没办法解决了,我再去问老师。”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陈仪衡 刘夏蓝
实习编辑 唐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