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酒、歌声与欢笑中,共度良宵。”上音歌剧院里,《饮酒歌》欢快的歌声传递着每个观众的心声。今晚,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随着闭幕大戏——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上演落下帷幕。这部作品由上音歌剧院联合世界十大歌剧节之一的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打造,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舞台上,众多中外艺术家用他们的精彩演绎为这场为期18天的文化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本届音乐节共举办56台主体演出、13项专项主题活动以及一系列展演节目、惠民公益活动。其中,主体演出“首演首秀”占比超过45%。国际交流演出项目数量超过总体演出数量的30%,来自英、法、美、意、德及港澳台地区的19家海外艺术团体来沪演出,国际性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茶花女》演出现场(王凯 摄)
音乐节推出的两万多张公益票覆盖95%的演出场次,让高雅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数万中外观众走进各大艺术场馆观演,逾百万市民和海内外人士以观演、体验、交流等方式共享昂扬向上的节日盛会,申城随处可闻“春天的回响”。
从春天走来,为时代喝彩
本届音乐节以重大主题创作为引领,高扬民族复兴主旋律,凝聚文化自信自强精神力量。开幕演出以“和平向未来”为主题,上演《红旗颂》《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和《黄河大合唱》三部经典力作,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苏州民族乐团《和平之光》以民族管弦乐形式向世界发出和平呼唤。原创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通过科技与人文结合,重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市变迁。广州交响乐团演绎交响曲《追光》,用国际化的交响语汇表达中国人民追求真理、与世界人民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

《追光》演出现场
老中青三代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齐聚“上海之春”,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是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创作首演60周年,《吕其明作品音乐会》倾情演绎吕老的多部经典之作。其最新力作《无尽的思念》首次亮相“上海之春”。
从艺60周年的指挥家陈燮阳,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呈现了《叶小纲作品专场音乐会》,用音符续写“春天的故事”。曹鹏、濮存昕、廖昌永、彭家鹏、黄屹、吕思清、龚琳娜、石倚洁等知名艺术家也纷纷登台,提升了音乐节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
从春天出发,迈步向未来
新人新作的涌现让逾一甲子的“上海之春”永葆青春。“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首次在上海举办全国性少儿歌曲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少儿合唱团、演唱组合以及“小金钟”优秀选手等800多名青少年共同唱响属于新时代少年儿童的优秀原创歌曲。

“阳光下·童声里”演出现场
“新时代,新上海”原创歌曲征集共收到9438首原创歌曲投稿,总计27万余名网友参与投票。《伟业》《初心之光》等25首优秀作品从中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中既有阿云嘎、毛不易、平安、屠洪刚等明星大咖献声,也有“文艺两新”歌手和青少年学生的精彩演绎,成为新时代上海精神的音乐注脚。
从春天走来,到人民中去
两万余张公益票的推出,让市民、观众和游客得以共沐“春”光。在嘉定保利大剧院,舞剧《西游》让人感受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在普陀环球港,提琴文化周“春之跃动”快闪活动吸引中外游客驻足观赏;在青浦蟠龙天地、松江泰晤士小镇、虹口今潮8弄商圈、嘉定吴德昇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惠民演出,以音乐、舞蹈为纽带,让市民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星星的孩子”在歌唱
“爱在春天”——曹鹏爷爷和他的孩子们交响音乐会,用爱的音乐激荡人们心弦,展现音乐对这座城市的温柔底色。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举办的“艺术成果展示周”面向社会开放,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此外,音乐节积极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新模式,带动上海食、宿、行、购物及周边游消费增长。
原标题:《聆听“春天的回响”,你我共沐“春”光,第40届“上海之春”今晚闭幕》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