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滨州市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3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4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情况。

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严华国,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副市长潘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针对记者关心的“滨州市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做到让人民群众‘心安’”问题,潘峰介绍,滨州市自2023年起实施“心安城市”建设,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一方面,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服务供给。出台地方性法规,发布建设指标标准体系,充实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包括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还有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形成了从心理辅导员到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师等多层级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不断满足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常态化开展“六进”行动,围绕重症精神障碍的患者建立免费救治服务模式,在全市400多所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记者关心的“滨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在基层健康治理中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成效”问题,潘峰介绍,滨州市坚持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在村级层面,村(居)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充分发挥村医、计生专干资源优势,推动基层爱国卫生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管理服务当中。打好健康惠民组合拳,把健康城镇建设、基层能力提升、全民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一起抓在手上。另外,发展全民参与共同行动,构建起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大健康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