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俗异趣,共话清明。4月2日上午,泉州市晋光小学与台湾梧棲的一所小学通过线上连线,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围绕节俗共溯、诗文共读、美食共制三大板块展开,让两校师生在文化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两岸的清明习俗是如何演变的?晋光小学许庆美老师以图文并茂的PPT和短视频,生动演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历史融合过程。视频中台湾的魏老师通过展报的形式,再现台湾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习俗,直观呈现“同俗异趣”的文化现象。

两岸学生通过“云端”共话清明节俗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供图
诗文赏析环节成为文化共鸣的亮点。两校教师携手带领学生赏析经典诗文,并围绕闽台清明习俗展开趣味问答。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教育专员特别展示清代闽南龟粿印,透过文物纹样解读“饮食祭俗”中的文化密码。晋光小学的两名学生还展示了自制的清明主题风筝作品,以“清风放纸鸢”寄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闽台两校润饼制作与分享”民俗体验环节则将活动推向高潮。通过实时镜头,两校学生详细介绍有关润饼的由来,食材样式等,还分享了在闽台两地的不同名称。当两地师生用闽南语齐呼“食润饼啰”,相同的饮食语言成为最生动的文化纽带。

泉台两地学生品尝当地“润饼”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供图
泉州市晋光小学校长潘乙平表示,清明是两岸共同的文化纽带,希望孩子们在传统节日中厚植家国情怀。台湾梧棲小学参与连线的蔡淑芬校长也通过视频表示:“期待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让两岸孩子都能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据悉,两校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媒,在文化传承中织就更多心灵联结。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