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喜报丨昌平曲棍球少年入选国家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15:00    

昌平区曲棍球项目青训体系经过十余年深耕取得显著成效。自2012年至今,已形成完整的“三级人才输送通道”,累计培养出20余名入选北京市曲棍球二级梯队及男女职业队运动员。其中,国家队层面涌现出王子涵、李剀等现役国手,青少年国字号队伍中包含吴京秋、刘宇恒等4名新锐力量,以及40余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和大批通过曲棍球特长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复合型人才。

这一成果得益于昌平区构建的“体教融合”三维培养体系基础教育层面,全区中小学全面开设曲棍球普及课程;专业训练层面,组建区级精英梯队并配备高水平教练团队,实行全年系统化训练;政策保障层面,由区教委与区体育局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区队-市队-国家队”输送通道,同步实施运动员文化课强化工程与升学路径规划,确保学员文化成绩与运动水平协同发展。

王子涵于近日入选中国男子软式曲棍球队

在这些曲棍球未来之星当中,王子涵与曲棍球的缘分始于小学二年级,接触曲棍球后便展现出浓厚兴趣与天赋。自那时起,他就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

在成长过程中,昌平区兴寿学校积极提供场地以及训练资源的保障,为他及队友的训练创造条件;现就职于昌平区第五学校的高立鑫老师作为王子涵曲棍球生涯的启蒙教练,无疑是点燃他梦想的第一束光。

在小学二年级的初学阶段,高老师便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王子涵的运动天赋,用趣味性与专业性并重的训练方式激发他对曲棍球的热爱。从基础动作的反复打磨到赛场意识的点滴培养,高老师始终以耐心细致的指导陪伴他成长,更注重在训练中传递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这份启蒙阶段的扎实根基与持续激励,为王子涵后续的进阶之路埋下了至关重要的成长密码。

王子涵进入初中后,在昌平区第二中学暴娥净老师以及教练组的专业化指导下,开启了曲棍球训练的进阶之路。暴老师针对他的技术短板制定强化计划,以高强度体能训练提升其耐力与爆发力,同时通过战术模拟演练培养其赛场决策力。寒暑不辍的系统性打磨,使王子涵的控球精准度、攻防转换意识等核心能力显著跃升。这段关键成长期的专业积淀,不仅让他在青少年赛事中屡创佳绩,更成为其18岁叩开国家队大门时,让教练组眼前一亮的硬实力支撑。

王子涵父母的支持,是他在曲棍球道路上勇往直前的“隐形翅膀”。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父亲风雨无阻地接送训练,母亲则化身“后勤部长”,精心搭配营养餐、记录训练日志,每逢寒暑假外地集训,全家鼎力支持。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始终以理解与信任化解孩子低谷期的焦虑——输球时用拥抱代替说教,受伤时默默陪护康复。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托举,让王子涵在追逐梦想的十年间始终拥有安心追光的底气,也印证了家庭教育中“爱与坚持”的深远力量。

昌平区教委对曲棍球项目的重视与系统性支持,成为王子涵以及热爱曲棍球这项运动的孩子们成长轨迹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以“体教融合”理念为核心,通过专项政策倾斜(优先保障训练时间、协调学训平衡)、专项资金投入(升级校内曲棍球场地设施、引进先进训练器材)以及搭建区级青少年赛事平台,为像王子涵这样的苗子打通了从校园到职业的上升通道。

昌平区教委联动学校、俱乐部与专业教练团队,构建起“选材—培养—输送”一体化体系,定期邀请国家队教练进行技术指导,使区域训练标准与国家队接轨。这种多维度的政策托举与资源整合,既为个人发展铺就基石,也为区域体育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终于,在18岁这一黄金年龄,王子涵凭借多年的努力与各方助力,成功入选国家队,开启了他曲棍球生涯的崭新篇章。

2025年对王子涵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亚洲大洋洲软式曲棍球锦标赛和成都世界运动会两大国际赛事接踵而至,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区级训练场到国际赛场,他多年的扎实功底、教练团队的科学备战策略,以及家校在心理调适与后勤保障上的全方位支持,都将成为他迎战强敌的底气。期待他在亚洲赛场积累经验后,能在8月的成都世运会上展现中国青年运动员的拼搏风采,为这段体教融合的成长故事续写新篇章。

来源:区教委体卫艺科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刘健鹏

来源:北京号

作者:昌平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