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王艺璇
在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传统水利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甘肃省疏勒河中心顺应时代趋势,投资493.18万元,成功打造昌马总干渠无人巡查系统,开启骨干渠道智能巡查新时代,为水利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范例。

该无人巡查系统整合现地视频采集、通信网络、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等核心模块,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监控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昌马总干渠沿线、重要建筑物及过水断面实现实时可视化监控与远程巡查,极大提升渠道巡查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每一处渠道工况都能清晰呈现,为水利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使水利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
在系统运行管理方面,省疏勒河中心创新构建“人机协同”立体巡查体系。该体系融合渠道无人巡查系统与疏勒河水信息移动应用APP,实现“天眼监控+移动终端+人工巡检”三维联动。线上,智能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渠段;线下,工作人员利用移动APP开展网格化巡查,形成“问题发现-定位-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严格落实设备维保制度,确保系统完好率超98%,并通过“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机制,培养出一批复合型人才,提升管理队伍信息化应用能力。

项目建成后,昌马总干渠摒弃传统人工日巡2次、单次耗时4小时的粗放模式,建立以15分钟为周期的自动巡航机制,配合智能告警功能,大幅缩短问题识别响应时间。通过设备物联与远程集控技术,完成3个管理段撤并,精减巡渠岗、值守岗人员15名,年节约人工成本200余万元。7处雷达水位计、21套PLC远程闸门开度传感器,3套一体化测控闸门构建渠系水量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从渠首到各个分水口的流量实时监控及精准计量。
随着省疏勒河中心数字孪生建设持续推进,流域智慧防洪、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利工程管控、数字灌区管理等一系列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相继建成。同时,省疏勒河中心借助昌马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契机,在多条骨干渠道累计架设270公里渠道无人巡查系统,灌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为打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智慧水利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