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扬红色家风 涵育时代新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54:00    

陈菲

红色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家风的时代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淬炼而成的精神瑰宝。它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汇聚着革命先辈治家修身的智慧结晶,彰显着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追求与崇高的道德品格。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于培育和涵养时代新人的崇高信仰、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以红色家风筑牢时代新人的信仰之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被视为家庭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家风不仅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更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红色家风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中华传统家风的创造性融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家庭层面的生动体现,它以其独特的理论品格和实践智慧,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而生动的素材。红色家风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这集中表现在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家庭教育为纽带,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青年易于理解的生活智慧,通过代际传承,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品格的诠释、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在家庭生活中,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科学理论传授给年轻一代。可见,用红色家风浸润青年人成长过程,首要的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培育青年人,用好红色家风的“家庭教科书”,引导青年人结合实际,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筑牢奋斗青春的信仰基石。

以红色家风厚植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厚植家国情怀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其中“家国一体”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至理名言,道出了个人、家庭与国家命运的血脉联系。红色家风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红色家风故事中,处处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坚守。从革命领袖到普通党员,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谱写了红色家风的大美篇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家国情怀、赵一曼“誓志为人不为家”的凛然正气、杨靖宇“草根棉絮充饥肠”的坚韧意志,铸就了红色家风的初心底色。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的拼搏精神、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奉献情怀、张定宇“与时间赛跑”的使命担当,续写着红色家风的时代华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红色家风故事,成为青年人理解家国同构文化渊源、感悟先辈深厚爱国热忱、锤炼自身坚毅品格和勇担时代责任使命的重要载体。爱党报国、无怨无悔是红色家风的鲜明特质,它感召着青年一代在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中,深刻懂得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才有真正的价值,深刻体会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富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深刻感悟那些看似“无情”的选择背后,凝结着的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家国最深沉的情感和守护。

以红色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崇学尚实、知行合一是红色家风的鲜明价值导向。传扬红色家风,既要深悟其中“志存高远树理想”的知之境界,更要践行“时代召唤强国有我”的行之担当。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征程,也正是一代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奋斗征程。在诸多中国共产党人的家书、家训、家规中,都尤为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结合。真正的传家之宝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和报效国家的责任担当。以红色家风涵养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就是要以“知行合一”的价值理念激励青年一代既要胸怀理想更要脚踏实地,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勇立潮头,以“善作善成”的务实作风砥砺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中书写人生的青春华章。

“蒙以养正,圣功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传承红色家风,既是对革命传统的赓续,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塑造。这种传承超越了简单的家庭文化传递,更旨在以崇高精神涵养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家风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崇高信仰、奋斗精神和为民情怀深深植根于青年的心灵,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家国同构”的深刻内涵,引导青年人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红色家风为纽带,激发青年“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让红色家风的薪火代代相传,努力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一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绚丽华章!

(作者系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文为教育部思政课教师专项项目“伟大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研究”(22JDSZK066)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