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7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为凝聚“侨”界资源、加速推进职业本科大学建设,4月5日,由中共文昌市委和文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侨’聚力量 共助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办职业本科大学”座谈会在文昌市举行。

座谈会现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供图
作为第十一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的一项重点内容,座谈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侨领代表、华侨华人企业家、专家学者及本地政企代表一百余人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考察与专题研讨共谋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办职业本科大学方向路径,助力海南自贸港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活动当天,与会人员沿着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校训石、综合楼沙盘规划展厅等标志性点位进行参观,了解了该校办学整体情况与未来规划,并聆听学校办学成果介绍,体验各二级学院特色活动。此外,还参观了学生作品展、观看节目演出,感受东南亚和欧洲风情文化,还品尝师生制作的美食、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全方位感受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

与会人员进行参观。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供图
参观结束后,全体嘉宾共同聆听《“侨”聚力量 共助学校创办职业本科大学倡议书》,并在倡议书上签名,表达了对学校创办职业本科大学的支持。
座谈会上,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学彬从学校办学特色、内涵发展、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对该校情况做了全面介绍。他指出,文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作为扎根文昌办学的高校,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打好“侨”牌,扩大对外交流,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化高水平职业院校。
“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能够汇聚更多‘侨’力量,探索创办职业本科大学的路径方法,打造海南华侨的新精神与文化家园,为海南教育强省建设助力,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作贡献。”黄学彬说。

座谈会现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张继焦表示,高校与职业教育一体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昌籍华人华侨遍布全球,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前沿技术以及先进理念 。
“一方面,在学科设置上,可借助华侨的海外视野与行业经验,精准对接国际市场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开设契合时代潮流的前沿专业,为学生铺就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张继焦提出,另一方面,通过华侨牵线搭桥,能与海外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赴海外实习、交流的宝贵机会,为海外院创办职业本科大学注入强劲动力,培育出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华侨一直以来都是文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办职业本科大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昌华侨的积极作用,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吸引更多海内外力量参与到学校建设中。”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符兴强调,要注重传承和弘扬文昌崇文重教的传统,将其融入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文昌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文昌而言,更是汇集人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一直以来,文昌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华侨的关心与支持,文昌一定会矢志不渝地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为学校建设、师资培养、学生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条件。“同时,也希望广大侨胞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凝侨心、集侨力、汇侨智,共同为创办职业本科大学贡献智慧与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供图
“希望学校要坚持办学特色,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融合侨乡文化特点,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补齐短板弱项,落实落细学校创办职业本科大学的建设方案,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海南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推动学校办学更上新层次。”省教育厅改革与发展规划处处长金林表示。
“我愿意做家乡教育事业的投资人、联络人、代言人,与大家同心同行,以‘侨’为桥,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香港文昌社团联会(香港文昌同乡会)会长陈爱玲从“以资源为纽带,架设国际职教网络”“以文化为核心,弘扬华侨精神”“以品牌为旗帜,汇集发展合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荣誉会长暨会务顾问林秋雅表示,她始终关注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她表示,愿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各界一道携手同心,共同助力创办职业本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