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潜水、无人驾驶、AI数字人、外骨骼机器人……4月7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四川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体验活动在天府基金小镇拉开帷幕,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科技显眼包”们集体出动,出行、下水、扫地,尽情释放未来科技魅力。

“显眼包”现场工作各显科技神通
走进现场,一位由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的脊髓损伤患者缓缓向场地中心走去。“下肢步行外骨骼通过安全、简洁交互控制方式、拟人化步态及高精度电机控制算法,辅以多传感融合技术,帮助患者重新站立、坐下和行走,重建神经、肌肉真实行走记忆,加速下肢功能康复。”布法罗展台负责人曾凡栖表示。
“天气、景区、业务办理都可以向我咨询哦。”在一旁明途科技AI全息舱内,一位身着汉服的虚拟导览员伸手接住飘落的樱花,用流利的普通话详细的解答着观众问题。
相隔不远的一处泳池内,新区企业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潜鲛P200PRO正在做着水下测试。水下的潜鲛P200PRO搭载机械臂的机身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来回游动,灵活自如,8组矢量推进器在水面切割出完美的等边三角形航迹。

道路中间,广目安防巡逻车与清扫车组成智慧编队。白色的外表下,AI智能芯片全时运行,将顶部摄像头传送而来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我们现在已经应用在景区、小区、工业园区内多个场景,有效提升各点位的巡逻安检效率。”成都广目知翼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技术总监王利杰介绍到。
低速自动驾驶漫游车、无人巡逻机器人、无人清扫车、数字人、声像仪和智能工业听诊器、文搜大模型NVR、水下机器人、隧道综合量测机器人、工业玻瓶检测AOI一体机……当所有设备归位待机,一幅四川天府新区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逐渐打开,展现在众人眼前。
深化科产融合,布局未来产业
作为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地的天府新区,按照“立园满园”思路,现已汇聚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自主培育晓多科技、见山科技、数聚智造等领军企业,产值规模、市场主体规模正逐步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四川天府新区立足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水平打造成都科创生态岛重大功能服务平台,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动1.1万余台大型科研设备开放共享,加快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园、凤栖谷成果转化基地等成果转化载体,累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1700项,项目合作金额超14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下一步,四川天府新区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