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南海以“银发经济春潮”为号角,集结超500人的政府智囊、先锋企业、社区及社会组织力量,在千灯湖畔开展南海区首届银发经济创新服务实践大会。
这是一场关于南海银发经济“人货场”上新的创新行动——没有坐而论道的空谈,有的是一手拆解政策红利、一手亮出硬核解决方案的实战推演。
创新服务实践大会,既是南海3月底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誓师后再亮实招,也是“政企社群”共谋银发经济的一次创新解法,让万亿“银发经济”更加可触达。

活动现场
(一)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银发经济定义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这意味着,发展银发经济兼顾“为老”和“备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年初至今,相关政策密集推出,南海银发经济发展正加速步入“快车道”。
民生为基。解决好老年人生活圈、身边事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5年南海区十件民生实事,其中一件就是建设“1+N+292”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高质量服务南海60岁以上老年人100万人次;建立完善老年疾病诊治及健康管理区域闭环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及服务,2025年实现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15万人。
产业聚集。银发经济既然是围绕老年人的服务,那一定少不了医疗、康复。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拥有过百家康复辅具生产企业,为适老化的银发产品创新提供了支撑。上个月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1项具体任务,推动顺康达园区、桃苑康养综合社区、健翔医养结合总部基地、西樵康养小镇、313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园等一批与银发经济相关的优质项目落地南海。
形成合力。老龄消费场景的革新正在打破养老服务的边界,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入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目前南海已有2家被纳入,成为佛山地区纳入该计划服务机构数量最多的区域。南海也成立银发经济产业联合体,携手共建资源共享的“银发经济朋友圈”,打造银发经济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南海银发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建”。
这正是百姓所期盼的“养老不发愁”,实打实的福利,让“老有所安”从愿景走向现实,有力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
(二)
有动能,有需求,就有澎湃的发展空间。在南海,聚焦“人货场”的养老新场景正在被打开。
人货场是商业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涵盖了商业运作中的三个关键要素:人、货、场。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商业运作的基础。
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打造了“南海区养老机构1+8协同运营”的机制。会上,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副总经理周健霞分享,南海以桃苑福利中心为核心,桃苑康复医院为支撑,8个下属机构为着力点,形成“1+8”布局的二级养老服务体系,并延伸至社区居家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不止于此,一个个“黑科技”老年产品,正加速涌入南海的养老市场。
独居老人如何智慧养老?南海老年人可以通过腾讯时光实验室的银发粤语AI助手,用粤语完成紧急呼叫、导航指引、获取养生知识等操作,让AI助力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老人居家健康如何管理?广东九零七智慧医养集团通过整合资源,搭建智慧医养平台,在南海开展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产品研发与销售、加盟管理等业务,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智能化、多元化、便捷化方向发展,打造智慧医养产业生态链。
发展银发经济,既关乎民生需求,更是孕育新消费场景的发展机遇。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以老年医院为主导,对机构、社区、居家等业态场景适老化服务升级,关注老年人全面需求并按需转化,实现“预防保健、疾病诊疗、慢病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全流程、多场景的健康管理。
佛山市康颐福城市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在会上分享从公域资源到私域流量分享数字化运营的破局之道,发挥科技平台的力量,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发展。
围绕老年人需求升级(人)、适老产品服务创新(货)、消费场景融合重塑(场)三大维度,南海不断创新。会上,社区银发经济智慧化消费平台项正式启动。广东银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南海区养老服务业协会推出“社区银发经济消费可持续运营解决方案”,以“资源整合+公益慈善+商业赋能”三位一体的开放性服务平台,通过社区活动、商圈消费和积分兑换三大核心板块,构建一个“需求可对接、资源可整合、价值可循环”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国家对于布局“为老”产业作出明确部署。作为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人保将探索“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持续满足南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会上,南海区《老年助餐服务规范》《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规范》两项标准发布,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提供重要支撑。

活动现场
种种举措,南海用实际在证明,老龄化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当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温暖之手紧紧相握,奏响的正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时代和弦,也是南海探索银发经济“人货场”蓝图的生动范本。
(三)
银发经济火热,多地政府还出台灵活政策,鼓励发展养老、健康产业,和任何一个经济门类一样,银发经济“人货场”如何更好跨越,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有”着手。
“有着落”。养老服务能否均衡发展,补足薄弱环节是关键。南海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10000张,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90%,为不少于4万名南海高风险老人提供居家防滑防摔改造方案,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100%,打造精品旅居康养线路10条。
在南海区区长王勇看来,作为制造业重镇,南海有众多的产品,最好的技术和最高的效率,在推进适老化硬件建设上,南海具备先天优势。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还是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都可以依靠南海强大的智造能力,为长者们提供更好的适老化产品。
“有事做”。注重挖掘老年人潜能,鼓励他们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老有所为。未来“银发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将是既“有钱”又“有闲”,且兼具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养生理念、健康的消费观点的“新老人”。南海民政局局长陈的表示,接下来,南海创新聘任的一批银发体验官,即将对“南海老年口腔健康公益项目”、“十万长者游南海行动”、“南海餐饮老店探店计划”、“银发农情食品康养体验计划”等进行率先体验,赋能南海银发经济发展。
“有铠甲”。目前,养老服务正在向更加智慧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新型养老模式演进。比如江西一科技企业专门为老年人研制出“防裂袜”,袜子内的凝胶层可与皮肤紧密贴合起到保湿防裂的作用,一些商业平台纷纷推出“长辈版”模式,没有诱导性的图标和小广告……老年群体各自年龄段、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皆有不同,只有多层次、多样化地满足其需求,才能真正把关心关爱送到老年人心坎上。
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当惠民政策、智能科技与精细服务协同发力,我们相信南海银发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成色十足的新阶段,践行“让每位老人都能体面养老”。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戴欢婷 黄婷
通讯员 周雪锋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