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初评结果揭晓!
根据投票结果,20个项目入围终评
其中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入围
↓↓↓
·周原遗址·
为揭示周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结构,进而探讨西周国家形态,周原考古队近年把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金钥匙”与“总开关”。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实现了聚落考古的大突破。
一,完整揭露2座先周与1座战国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可确认周原遗址是先周都邑,乃古公亶父迁岐之地,有力地推进了先周文化等重大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王家嘴一号建筑占地面积逾250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为确证周原为先周都邑所在提供了关键证据。

王家嘴一号建筑
二,发现了小城、“宫城”、大城三座建造于不同时期西周城垣,初步揭示了周原聚落的城垣结构,大致厘清了周原都邑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将以往零散的大型建筑、铜器窖藏、墓葬等纳入了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这是周原遗址和西周都邑结构与形态的重大突破。三重城垣的发现,丰富了西周城墙结构形制与建筑工艺的认识,使周原西周城市结构和发展过程豁然清晰。城址规模之大,充分彰显了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三重城垣的形态,有别于夏商都邑,开启了东周都邑形态的先河。

周原三重城垣
三,完整揭露了大城东南门和宫城南东门,填补了以往西周城门发现的空白,丰富了对中国古代城门结构形制的认识。大城东门规模宏大,宫城南门的多重结构开启了后世传统,这两座城门的发掘促进了周原城市形态和西周城市发展水平的认识,提供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大城东南门及城内建筑

宫城东南门

宫城东南门复原(南→北)
四、发现一批西周甲骨文,在甲骨形制、年代、刻辞内容等方面多有新见,是西周甲骨文的一次重大收获。宫城东南门西侧壕沟内出土卜甲、卜骨残片204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是继周原、周公庙遗址之后,发现西周甲骨文字数最多的一批。甲骨刻辞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数字卦等多方面,历史价值重大。发现月相名“朏”,这是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发现了多个国族名、人名,可以与金文和传世文献互相参照。如首次在甲骨文发现的“秦人”刻辞,是迄今对秦的最早记载。地名“蜀”“丰”,曾见于周原凤雏甲骨。发现西周时期的王卜辞,如刻辞有“王呼并召…”“壬子王其兽(狩)…”“我呼侯…”等。这批新出甲骨的内容丰富,价值重大,是研究西周甲骨学与西周历史的罕见出土文献。

“胐”刻辞甲骨及刻辞摹本

有字卜骨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终评项目名单
(以时代早晚为序)
点击项目名称查看详细介绍
↓↓↓
1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2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3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4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
5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6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7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8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9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0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11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12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13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1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
15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16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17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
18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19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20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