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呢?不能等同于动物的季节性迁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风俗文化,一种农耕文明与生俱来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发展的不平衡,更加剧了人口短暂性的、周期性的大流动现象。
如果一定要追溯春运的起源,那就要从农耕文明的起源开始说起。在亚洲大陆中部、南部,更多的土地满足光照充足、降水丰沛(或者后期的灌溉条件较好)、高温湿润的自然条件。这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农耕文明带来稳定的产出,并开始了定居生活 。农耕文明根植于土地,人们对土地深深的依恋,也就造就了故乡情结,并深植内心,世代相袭。春运就是一种具体的体现。
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追溯春节的起源,也要从上古时期说起,与原始宗教和祭祀密切相关。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将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民国时期正式将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建国以来,伴随经济和科技发展,春运现象越来越瞩目,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们现在讲的春运时间一般是指以每年的春节为界,春节前的15天以及春节后的25天,合计40天。但其最集中时间,一般是在春节前后各5天左右。
短暂回顾建国以来的春运节点:
1954年,媒体首次提到“春运”这个词,于是慢悠悠的老式绿皮火车载着背井离乡的人们,开始了自己春运的使命,当年的数字定格在2000万人次。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遍中国。春运历史性首次突破 1亿人次。民工流的规模扩大,并与探亲流、学生流汇集在一起。
1980年12月18日,新华社电讯稿第一次用了“春运”的字样,指大规模的春节客运。
2023年春运,据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预计,我国春运人数将超过47.33亿人次。
从最初的马粪纸到硬纸板再到如今的无纸化时代;从人山人海的排队购票再到如今的网络购票;从曾经的爬窗抢座位到如今的一人一坐;从曾经的绿皮车,到现在的高铁、飞机等。一年又一年的春运,见证我们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见证我们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思乡之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是一道独特风景线,是铭刻在每个国人内心深处,那永远无法抹除的乡情。春运,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远古而来,仍将持续下去,一直持续下去。